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正文

AI助力非遗活化 艺术注入振兴动能

作者:杨丽 来源: 时间:2025-04-28 浏览次数:

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张家界开展写生实践

一匹素布在数字化纹样中焕新,千年非遗与智能科技共舞,传统技艺为乡村振兴赋能。近日,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师生赴张家界桥头村开展以“AI+非遗”为核心写生实践活动,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路径,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乡村发展注入创新动能。

活动中,学生将蓝印花布、扎染等非遗技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。通过AI设计软件对传统纹样进行智能解析与重组,提取苗族图腾、山水肌理等元素,结合现代几何图形生成创新图案。例如,学生团队以张家界峰林为灵感,利用AI生成模块化纹样库,设计出兼具民族特色与极简风格的桌布、丝巾等系列文创产品。AI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,更让传统纹样突破了手工复刻的局限,打开了无限创意空间。

在非遗工坊,师生深度体验蓝印花布与扎染技艺。从刻版、刮浆到浸染,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智慧。扎染环节中,学生通过折叠、捆扎等手法,将AI生成的数字纹样转化为实物创作,白布在靛蓝染液中幻化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。“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,而是可以‘活’在当下、融入生活的文化符号。”指导老师杨丽强调。活动共完成扎染作品50余件,其中30%的纹样源于AI辅助设计,展现了“科技+手工”的协同创新。

体验结束后,艺术传媒学院书记刘琼说,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,更是一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验。它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触摸和感受了非遗的独特魅力,深刻领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还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AI运用能力,探索未来更多的可能性,激励着同学们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时尚梦想与职业道路。 

一审:齐欣 二审:袁赠欢 三审:刘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