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日,株洲疫情来袭。11月3日全城静默、交通管制,学院封闭式管理。摆在服饰艺术学院领导、老师面前的难题是:几千名学生怎么办?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唐红敏火速下沉服饰艺术学院指导工作,院长李永红、党支部书记刘琼、教学副院长袁赠欢、副科级干部龙勋等领导率先垂范,第一时间响应了学校号召:住校。
11月5日,刘琼在学院群里发布线上接龙,召集学院教师党员住校,共同参与抗疫行动,得到许多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响应。随后,肖婧、瞿文康、何新晟、唐景徽、易荣等老师克服重重困难,陆续到达学校,充分体现了“一名党员,一面旗帜”的先锋形象。
领导、老师们纷纷化身“保姆”“送餐员”“搬运工”“宿舍栋长”“核酸检测督察员”。他们舍小家,顾大家,与学生同吃同住,竭尽全力做好学生的保障服务工作,守护学生的健康安全。每天要等到学生全部吃完饭,他们才能吃;累了,有时就在草地边坐着休息一会。
龙勋,已经连续工作了5天5夜,组织学生做核酸,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,处理突发事件等等工作。其实,他刚做完手术不久,因担心学生,顾不得休息,嗓子冒烟也没时间喝一口水;年轻的女辅导员肖婧,正当芳华,每天,以娇嫩的身躯拖起一百多斤的饭菜,穿梭在学生公寓;搬运物资、配送餐食、统计信息、发放口罩......“同学们,做核酸了”“同学们,请佩戴好口罩”是肖老师说得最多的话,晚上,她还要在灯下整理学生的健康码、核酸检测等数据,干不完的活、熬不完的夜;专任教师瞿文康切换身份,担任机动辅导员,顶上任何需要的岗位;大一新生辅导员何新晟老师一句“老师与你们在一起”让学生感到踏实;唐景徽老师一到校就组织了战斗力非常强的团学干部队伍,参与抗疫。清晨,他们在指定区域划核酸检测的间距线、督查核酸检测。易荣老师克服重重困难,赶到学校,负责我院东校区的学生工作,并担任学工处机动辅导员却乐此不疲;朱鹊飞老师担任了线上心理咨询员,随时在线上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,“同学们,今天状态怎么样?打开窗户注意通风,如果在宿舍累了、烦了就听听音乐、唱唱歌、做做游戏哦......”她一句句关切的问候,让学生感到心里暖洋洋。
此外,抗疫期间,教师不停教、学生不停学。全院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进行网络授课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,副科级干部肖硕武于11月4日召开了教学视频会议,组织老师们学习钉钉、腾讯、学习通、智课堂等工具的使用方法,并且安排资深老师下沉班级,确保每一堂网课都有一位老师在线协助。为了丰富教学资源,教学副院长袁赠欢不辞劳苦,给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课堂思政、心理健康素材。11月6日晚上,教学副院长包慧婷组织召开教研教改会议,讲授课题的申报、结题等方面的事宜。总之,疫情当下,一切都在有序进行。
同心抗“疫”, 抗“疫”有我。我们坚信有一种团结叫“众志成城”,有一种精神叫“默默奉献”。疫情不可怕,因为有你、有我、有他!我们坚信阴霾消散、繁花似锦的那一天终会来临。

学院党委副书记瞿维中、学院副院长唐红敏,党支部书记刘琼深夜在生活区

李永红、龙勋在宿舍看望学生

肖婧在给学生送餐

唐景徽在学生宿舍

学生干部在划核酸检测安全线

刘琼、曹罗飞老师网课学生作品

网课,学生亮晶晶